梅实迎时雨,苍茫值晚春。
愁深楚猿夜,梦断越鸡晨。
海雾连南极,江云暗北津。
素衣今尽化,非为帝京尘。
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图片
梅子熟时,恰逢连绵细雨,天地苍茫,已到晚春时节。
楚地猿猴夜啼,令我愁绪更深;越地鸡鸣破晓,惊断我的归梦。
海雾弥漫,连接着南方尽头;江云昏暗,笼罩北方渡口。
身上白衣,如今全被化成灰色,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染。
注释
图片
梅实:杨梅的果实,俗称杨梅。
楚、越:泛指江南。这儿都是指江南的永州,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,也是南越的最北处。
海雾:海上的雾气。
江雪:江涛如雪。
北津:北去的渡口。
素衣:白色的衣。
注释引用:百科赏析
图片
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托物言志诗。
“梅雨”作为核心意象,一方面指江南特有的气候特征,另一方面更是诗人命运的深层隐喻。梅子成熟本是收获之景,却逢连绵阴雨,暗喻诗人满腹才华却遭遇人生“雨季”——被贬南荒。
这首诗妙就妙在将自然之雨与人生之“雨”融为一体,在苍茫梅雨中,用意象的隐喻、时空的铺陈、留白的智慧与格律的匠心,道尽了诗人贬谪岁月的风霜,壮志难酬的血泪。
“梅实迎时雨,苍茫值晚春。”一二两句是说,梅子熟时,恰逢连绵细雨,天地苍茫,已到晚春时节。
首联言梅雨的及时与苍茫,连绵不绝的细雨,让诗人意识到梅雨时节的到来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,而诗人在这里不知度过了多少春秋。“苍茫”二字,表面写雨势之空阔,无边无际,实则暗含着诗人的前途未卜。
“愁深楚猿夜,梦断越鸡晨。”颔联是说,楚地猿猴夜啼,令我愁绪更深;越地鸡鸣破晓,惊断我的归梦。颔联对仗极其工整,一个“愁深”,一个“梦断”,已然道尽了诗人心中之苦。
诗人苦的并非恶劣的自然条件,而是自己的才华被淹没,就要在此了此一生,实在可悲可叹。
前途渺茫,正如颈联所说,“海雾连南极”,海雾弥漫,连接着南方,一眼望不到头。归京无望,正如下一句“江云暗北津”,江云昏暗,笼罩北方渡口,不能归去。
“素衣今尽化,非为帝京尘。”尾联是说,身上白衣,如今全被化成灰色,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染。
正因为贬谪南方,时间太长,所以“素衣”才会“尽化”,变了颜色。而心中思念京城,却不能够抵达。表面看,诗人是在咏梅雨,说梅雨染灰了他的白衣,实则写愁绪,壮志难酬,归京无望。
梅雨如丝,愁绪亦如丝,在这烟雨中,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,在命运的风雨中徘徊、挣扎,令人唏嘘不已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市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